这些在唐朝被忽视的短篇小说,为何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
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著名的诗人也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李白、杜甫等。那么为什么唐朝盛行诗歌,而小说却没有那么出名呢?
唐朝诗歌盛行的主要原因与当时的制度有关。首先是唐朝非常繁荣,经济方面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科举制虽然能广纳贤士,也比较具有包容性,让社会中下层的贤人有机会进入朝廷,但科举制的形式也是固定的,比较偏向于诗词。在《沧浪诗话》中说?高祖武德四年开科取士,第一场即诗赋,考无言排律。?所以会让当时的人沉迷于写诗词,这也就造成了唐朝诗词比较流行,而小说不会像诗词一样受欢迎。第三点是唐朝的皇宫贵族大多也会写诗,在古代,皇宫贵族一直是民间百姓效仿的目标,皇宫贵族都吟诗,自然也会推动民间流行诗词。
唐朝诗词都如此流行了,自然小说就不会太盛行了,而且唐朝传奇小说多是写奇闻异事,而当时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欢文绉绉的诗词,传奇小说就不会像诗词一样有地位了。
那为何明清又会流行短篇小说呢?跟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有关,资本主义的传入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是一味地被禁锢,得到了一定的开放,市井之间开始流行简短有趣的短篇小说,不再是有着固定格式的诗词了。明清时期思想的解放也使小说不仅仅是单纯的讲述故事,在故事背后也放映社会现状。再加上明清时期木活字技术得到发展,印刷术得以普及,也为小说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印刷术使明清时期的短篇小说不再是口头上的传播,而是印刷在纸上流传。
有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等雅号。
著名的书房如刘禹锡的“陋室”、蒲松龄的“聊斋”、 黄宗羲的惜字庵、闻一多的二月庐、丰子恺的缘缘堂等等。
这些称呼中,斋又是最常见的一种,斋的本义是斋戒,古代礼制中的祭祀和佛教都有斋戒仪式,而从事文化活动,其本质与“斋”所蕴含的宁心静神、修身养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将书房冠名为“斋”,寄托的正是一种超凡脱世、物我两忘般的境界理想。
书斋之名从发端到流行,有一个发展过程。正式命名书斋,似起源于北宋。史传司马光有斋名“读书堂”,虽质朴但过于平白。以后有洪迈的“容斋”、陆游的“老学庵”问世。在元代,为书斋命名的做法已经影响到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人士。
这在陈垣先生《元西域人华化考》中有大量记载。至明朝,斋名盛行,文人学士差不多都有自己的雅名书斋。如归有光的“项脊轩”,袁宗道的“白苏斋”,唐伯虎的“梦墨堂”,张溥的“七录斋”。
扩展资料
自古至今,我国好多名人往往别出心裁地给自己的书斋或居室题写雅致的名称,或示志向,或示节操,或示情趣,或示爱好,以自策自励。现汇集一些斋名如下:
1、竹里馆 —— 唐代诗人王维的居室名。
2、梦溪园 ——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沈括的书斋名。
3、书巢 ——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名。
4、本穴世界 —— 宋末诗人郑思肖的书斋名。
5、梅花屋 —— 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画室名。
6、项脊轩 ——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名。
7、七录斋?—— 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书斋名。
8、青藤书屋 —— 明代大画家徐文长的书斋名。
9、惜字庵 —— 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的斋名。
10、惜抱轩 —— 清代桐城派古文学家姚鼐的书斋名。
百度百科-斋名
本文来自作者[恨云]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118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恨云”
本文概览:这些在唐朝被忽视的短篇小说,为何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著名的诗人也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李白、杜甫等。那么为什么唐朝盛行诗歌,而...
文章不错《关于杜甫的奇闻异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