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表达:硫酸+氢氧化铁→硫酸铁+水
或者应该说“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 + Fe(OH)3 = Fe2(SO4)3 + H2O注意其中的数字都是下标,只有字母的一半高.
其中的H2SO4 表示硫酸; Fe(OH)3 表示氢氧化铁; Fe2(SO4)3表示硫酸铁; H2O表示水.
该化学方程式配平后如下:(后续课程中将会学到.)
3 H2SO4 + 2 Fe(OH)3 = Fe2(SO4)3 + 6 H2O
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得到盐和水
向Fe3胶体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硫酸的沸点较低啊,氢氧化铁滴入硫酸,氢氧化铁少量,会迅速溶解,但由于氢氧化铁是碱性,所以硫酸不会向外飞溅。而硫酸滴入氢氧化铁中,硫酸少量,硫酸带硫酸根阴离子,氢氧化铁胶体带阳离子,所以会聚沉,后硫酸过量,酸碱中和了,所以溶解。还有不懂的吗?可以再问。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现象是什么?
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后,首先产生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原因:
1、由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加入稀硫酸后,硫酸根离子中和胶体粒子所带正电荷,形成氢氧化铁沉淀;
2、氢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铁:2Fe(OH)3+3H2SO4=Fe2(SO4)3+6H2O。
1、现象:先沉淀后溶解。
2、原因:沉淀是因为胶体凝聚,变成沉淀,硫酸相当于电解质,使胶体凝聚。当硫酸加入过多后发生酸碱中和,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沉淀溶解。
氢氧化铁胶体在碱性介质中,能将新制的氢氧化铁氧化成+Ⅵ氧化态的高铁酸钠。加热时逐渐分解而成氧化铁和水。不溶于水、乙醚和乙醇,溶于酸,在酸中的溶解度随制成时间的长短而定,新制的易溶于酸,若放置时间长,则难溶解。
制法:
取100mL 0.2mol/L硝酸铁水溶液,在激烈搅拌下滴加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使pH调整到约1.5。将此溶液在继续搅拌下一点一点地滴加到1L 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中。
滴加完了后静置10~15min,待沉淀沉降后分离上层澄清液,用大量蒸馏水洗涤使pH大体为7.8。将沉淀离心分离,在室温下干燥。为了避免沉淀的熟化,尽快洗涤干燥。
本文来自作者[连柯一]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12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连柯一”
本文概览:可以这样表达:硫酸+氢氧化铁→硫酸铁+水或者应该说“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 + Fe(OH)3 = Fe2(SO4)3 + H2O注意其中的数字都是下标,只有...
文章不错《氢氧化铁和硫酸》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