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感知:
1、导读: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是啊,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妈有办法吗?齐读课题。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的什么办法传播种子?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小组交流。
二、赏读悟趣:
1、导学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导学哪一节。
过渡: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
2、指名说的过程中追问:
(1)“降落伞”是什么样的?看老师板画。
(2)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谁能把它画出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做画,评出好的画,贴在黑板上,再来夸夸她。
3、合作学习其余两节:
分小组合作学习喜欢的小节。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三小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四节。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一演情景,夸一夸“妈妈”。在四种学习方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
4、全班交流,相机追问:
“铠甲”本来指古代士兵穿着保护身体的铁衣,课文中“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拿出课前采集的苍耳种子摸一摸,掐一掐,体会苍耳种子坚硬的布满刺的外壳。妈妈为什么要给孩子穿上它?这个办法可真有趣啊!你认为怎样读更有趣就怎样读。
5、小结: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蒲公英妈妈靠风力吹,苍耳妈妈靠动物带,豌豆妈妈靠太阳晒来传播种子。
主要内容: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孩子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去了解更多的自然、植物知识,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怎么分自然段
为了让豆荚里的豆子散落出去生根发芽,用拟人的话的手法比喻自然界里的豌豆妈妈用巧妙的方法让孩子自由生长。
一、出处
豆荚炸开出自于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中介绍了大自然中的蒲公英、苍耳和豌豆等没有手脚的植物如何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用孩子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了自然知识的科普,同时告诉孩子要善于观察、积极思考,才能发现更多的规律与奥秘。
《植物妈妈有办法》节选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二、学习角度
学习这篇课文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还应该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
(一)识字写字
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的,语言生动活泼。教学时可以先分小组自由读,学生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同一小组互相帮助识字,再让每一小组的识字能手当小老师,教大家认字。
(二)朗读感悟
本课将自然知识寓于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之中,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诵表演。可先在四人小组里练习,再在全班配乐表演。
(三)实践活动
可让学生读读课后"泡泡"里的话,说一说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可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资料拿出来展示交流,也可作为课外作业,把课内学习引向生活大课堂,激发学生观察植物、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分成三个自然段:
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给小蒲公英,让它们随风飞。
2、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能挂住动物的皮毛,带它们去田野、山洼。
3、豌豆妈妈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扩展资料:
《植物妈妈有办法》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读本(包括2017版 )。 诗歌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各种植物种子传播的过程。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就像一个白色的绒球。当冠毛散开时,就像降落伞,在风中飘动,将种子撒向四面八方。
春天的时候,猫在四处飞。你知道春藤的秘密吗?抓住柳条,当你仔细看的时候,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小颗粒,柳树的种子。柳树靠着柳树的翅膀,种子撒向四面八方。
凤仙花妈妈的方法与豌豆妈妈相似。凤仙花成熟后会油炸。凤仙花妈妈用这种方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本文来自作者[速溢洋]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133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速溢洋”
本文概览:一、整体感知:1、导读:“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是啊,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
文章不错《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该如何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