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卧佛寺不仅历史非常悠久,而且周边的自然环境保护也很到位。整个寺庙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视觉感,对你的身心有很大的提升。这是一个户外旅行的好地方。
卧佛寺现在在北京植物园。穿过植物园的南门,沿着主干道向北走到尽头。这个牌坊在卧佛寺大门的外面很远。
卧佛寺旅游攻略
这个牌楼很像香山寺的那个。既是星门,四柱三楼,柱高耸。但是这里高耸的柱子是用玻璃装饰的。在牌坊的额头上,写着广智冲浪。都说佛有四种智慧,即佛有智慧光;郎,豁然开朗。也就是说,到了这里,你会豁然开朗,佛光四射。
这座牌楼坐北朝南,东侧有一所房子。里面是一家专门做家政的餐厅。后来公园和古建筑里不允许生火做饭,他就买了一些电饭锅,给游客煮饺子面。他家的家常菜和饺子面我都吃过,就是那种随处可见的公园菜。餐厅的后面是孙的墓。
牌楼西北有一条小路,通往北京一个著名的地方,即樱桃沟。在樱桃谷的尽头,有一处山泉。老人每天用各种大可乐瓶和矿泉水桶把这里的山泉水灌满,给姑姑喝,说是包治百病。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泉水越来越稀,然后突然又涌了上来。
我家老头倒回来的水看着有点浑浊,以为下雨了山泉也会浑浊,但喝了还是有点咬牙切齿。第二天,老人去灌溉时,附近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不要灌溉了。那是公园的中水,就是马桶水净化后的中水。
去樱桃谷的半路上,卧佛寺后墙外,有一个花园叫吉秀园。花园里有水池、阳台和大厅。大厅里卖各种方便面和香肠。花园里还有一个扩音器播放着解说家的歌曲,歌词有一句“妈妈没感觉”来回循环。
穿过广智冲朗牌楼的道路两旁的院子里有北京最丰富的玉兰树。每年春天,玉兰花开的时候,爱花的人都会来观赏。在路的尽头,安装了铁栅栏。每天早上7点到下午5点开放,其他时间不能去卧佛寺。
卧佛寺介绍
卧佛寺大门外还有一座琉璃牌楼。
这个牌楼和香山公园赵庙前的琉璃牌楼,颐和园万寿山的智慧海一样。在这里,牌楼正面的牌匾上写着“共享秘藏”。
一起参与研究;保密,你只能明白不可说的佛教道理。牌坊后面的牌匾上写着“要足、要精、要严”,后面是肯定的语句。不仅要参加研究,还要学术研究严谨,精益求精。都是关于甘龙的。
是琉璃牌楼后的大门。牌匾上的“什邡普觉寺”原是雍正题写的,那块牌匾毁于战乱。这块匾后来被赵朴初重修并题写。
佛教的十个方向是北、南、西、东、天地、生死、过去和未来。当然,宇宙意识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意识,而不仅仅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山外,放流池旁有几棵开放的腊梅树。
卧佛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叫窦律寺,也叫寿安寺。其中卧佛殿内有一尊檀香木雕刻的卧佛像。当时寺庙不大,到了南宋基本就毁了,当时还有很多战乱。到了元代,在原来的窦律庙基础上重建。
卧佛殿也进行了重修,重铸了一尊青铜卧佛像。明朝是最繁荣的时期
到了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兵马横行,卧佛寺破败,香火熄灭,佛祖已去。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位伊亲王云翔出资重修卧佛寺。修复后,雍正帝走来走去,写了很多字,其中就有“十方普觉寺”的牌匾。
后来,甘龙皇帝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据估计,山门外的琉璃牌楼是甘龙所建。不然怎么会和他建的香山赵庙和颐和园顶上的琉璃牌楼一样呢?
修建琉璃牌楼时,庙门从山门一直延伸到琉璃牌楼,山门连同前面的放生池就成了寺庙建筑。而且钟鼓楼就建在山门外,那些腊梅树就在钟鼓楼周围。看钟楼的屋顶。
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卧佛寺的入口两侧都有侧门。
山门内的天王庙。
像往常一样,国王庙里有弥勒佛雕像,两侧是四天王,背面是韦陀。
天王殿后有一平台通往大雄宝殿正殿。前门和天王堂都坐落在山顶上,只有一个灰瓦的屋檐。大雄宝殿是琉璃瓦单檐的屋顶,檐下雕梁画栋,斗拱斗拱,脊上七脊兽,规格相当高。在清朝应该是这样重建的。
大雄宝殿坐于三尺平台之上,前有无栏杆平台,宽五间,深三间。这是寺庙中最大的建筑。但它没有檐廊,正门的匾额上写着“双林岁景”,是雍正题写的。
从前,埃及有一位名叫拉美西斯二世的法老。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看到美丽的寺庙,于是他把寺庙里所有原来的法老雕像都换成了自己的。我们乾隆皇帝也有这个爱好。他走到哪里看到匾额,就把别人原来的题字改成自己的。
到了卧佛寺,雍正帝的碑文不多,偏偏碑文就在这里。甘龙不可能这么粗鲁。他不可能把佛像的牌匾砍了烧了吧?双林指的是释迦牟尼涅_的地方,意思是这个寺庙里有卧佛像;隋:深;情况:情况。
前门两边的对联是甘龙写的,但这里的字是溥杰的贡书。上联是“玉竹黄花禅林空色相”,下联是“包壮诸罗梵文妙庄严”。
这座圣雄宝殿是供奉三佛的,所以也叫三佛殿。佛教时空混淆,空间排列三横佛;还有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竖三佛。此寺供奉第三尊佛,即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东边的药师佛,西边的阿弥陀佛。上图只能看到中间的悉达多乔达摩。
佛像两侧有十八罗汉泥塑;龛背面是千佛山南海观音像,又称岛观音。在南海争端激烈的时候,一位中国大妈一针见血地指出:南海一定是中国的,不然观音住在南海哪里?大妈可能没什么文化,但她的道理很简单。
像往常一样,大雄宝殿前的平台两边都有乌龟驮着御碑。唐朝有个故事,说古代有个有名的和尚,吃了斋饭念佛,挖了个池子放生,身家颇高。有一天,一座佛教寺庙遭到抢劫,这个人带着所有的弟子乘船去南方。途中,刮起了大风,船翻了。现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载着所有的人到了彼岸。上岸时,和尚喊阿弥陀佛,乌龟说,我是你们庙里放生池的老乌龟。
从此就有了龟背石碑的习俗。也有人说这只龟是东海龙王的第九子。叫索书,读作“奴性”。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带着石碑出来
大雄宝殿后面是这座寺庙中最著名的卧佛殿。卧佛殿的建筑形式与圣雄宝殿相同。也是在一个三尺高的基座上,前面有一个没有栏杆的平台,平台下面两边有两个皇家纪念碑。
正殿也铺上琉璃瓦在山顶歇息,但脊上的脊兽只有五只,宽的也只有三只。
匾上写着“明月当空”。性是指佛性。佛光如月光,永远闪耀。对联两边,上半部为“菩提心印一路”,下半部为“众生皆有情”。
大厅正面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写着“获得大自由”。佛教说最大的自由是涅_。这些都是慈禧写的。
寺庙里的雕像描绘了释迦牟尼涅_的场景。中间释迦牟尼佛侧卧,左手平躺在腿上,右手撑起头。
卧佛后面是一尊泥塑彩绘的坐佛,表情悲伤。庙里的气氛很凄凉。这是释迦牟尼在奈良树下涅_的场景,他在告诉十二门徒该怎么做。
历史上确实有释迦牟尼,大概和孔子是同时代的。据说他出生于公元前566年,他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卡匹萨王国。
唐朝称之为天竺国,位于现在尼泊尔的中西部。它占地2600平方公里,是北京的六分之一。这个地方有了一些现代考古发现,也就是说,出土了一些古代陶器。
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根本没有国家这个概念。在记录中甚至有三个村庄被称为国家。事实上,称他们为部落更合适。释迦牟尼是部落的姓氏,牟尼是梵文圣人。佛有自己的俗名。根据各种佛教记录,在八十岁时,佛陀告诉他的弟子,他将在三个月后获得涅_。
时机一到,他就让弟子们在NaylonyePostiti(这条河的名字太难念了)河岸的两棵毛拉树下铺上垫子。这是林爽的起源,所以佛陀成了菩提树下的佛陀,而涅_则诞生在毛拉树下。
佛陀躺在垫子上,头朝北,面向西,左脚搁在右脚上。我们看到的佛涅_图都是这样画的,卧佛寺的卧佛就是这个姿势。
但是因为这个大殿是朝南的,所以这里的卧佛看起来是头朝西朝南的。泰国曼谷还有一座卧佛寺。卧佛像那里有一尊木雕金像,头部朝北朝西。它非常大。看着它。
佛陀正躺在一棵树下,十二个弟子围坐在他身边,聆听最后的指示。即佛陀在此圆寂,火化后的舍利子被释迦牟尼八大天王接回,建塔供养。佛教中的涅_是梵文,意译应该叫涅_。涅_就是消除烦恼,涅_就是摆脱生死。
关于佛陀涅_的日期,众说纷纭。在藏传佛教中,佛陀的生日、佛陀的开悟和佛陀的涅_是同一天。汉大乘佛教分这几个纪念日,佛的涅_日定在农历二月十五。这是唐僧从西天拿回来的经上记载的,见《大唐西域记》。
先说慈禧太后。她的书法确实不同寻常,但还是不错的。方方正正,轰轰烈烈,是吧?看来她也练习了很多单词。但她的文章并不像帝王们的文章,从小就被帝王们教导。不用说,他们还要读历史诗。所以皇帝写的对联都有一些典故,引经据典。
慈禧太后写的这些句子,都是平实的,平实的,直白的,没有经典。我猜她来卧佛寺拜佛的时候,一定是有一个老和尚在讲解佛祖的涅_,所以写了“自在”,挂在寺里,怕后来的人看不懂。这根本不是有文化的人作曲的方式!吃冰糖葫芦和吃冰糖葫芦有什么区别?
北京国家植物园游览攻略
国家植物园分为南、北两个园区,南园为中科院植物所、北园为原北京市植物园。
建设意义:
计划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建成20个特色专类园、7个植物进化展示区和1个原生植物保育区。还将同上百个国家的植物园和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国际综合交流分享合作平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
_开放时间:
南园开放时间:8:00开园,16:00停止入园,17:00闭园。
北园开放时间:
(3月16日—11月15日)6:00开园,20:00停止入园,21:00闭园;(11月16日—3月15日)6:30开园,18:00停止入园,19:00闭园。
_门票价格:
国家植物园:全价票10元、半价票5元,可游览南、北两个园区。
国家植物园北园:全价票5元、半价票2.5元,北园成人套票50元、半价票25元(含北园大门、展览温室、卧佛寺),仅可游览北园区。
购票平台:国家植物园购票平台公众号
1.展览温室
展览温室建筑面积9800平米,展览面积6500平米,占地5.5公顷,温室建筑以“绿叶对根的回忆”构想为设计主题,当时被评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展览温室划分为四个主要展区:热带雨林区、沙漠植物区、四季花园和专类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种6万余株。展览温室同时拥有世界三大温室旗舰种巨魔芋、千岁兰和海椰子。
2.展览温室(南园)
南园展览温室是北京市最古老的植物展览温室,现包含四季花厅、棕榈室、阴生植物室、裸子植物室、食虫植物室、果树室、多肉植物室、水生植物室及菩提室共9个展室,收集展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2000余种(含栽培品种)。展览温室不仅展出菩提树等与新中国外交相关的国礼植物,还有红皮猴面包树、何其美鹿角蕨等科研人员从国外引种收集的珍稀植物;水生植物室一年四季可观赏到睡莲属植物以及叶片巨大的王莲属植物。
3.樱桃沟
樱桃沟内种植着北方地区最大面积的水杉林。水杉林映照着四季的轮转,春的生机勃勃,夏的郁郁葱葱,秋的层林尽染,冬的静谧萧瑟。樱桃沟除了水杉林之外还有三绝——元宝石、石上松和水源头。同时,一二·九运动纪念地也是樱桃沟内的著名景点。2012年9月,一二·九运动纪念地被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科普馆
科普馆以活体植物、植物标本、植物科学画、科普视频、展板等形式,展现植物科学知识,是人们了解植物知识,感知植物文化,参与科普互动的理想场所。主展区内以“植物改变人类生活”为主题的展览,集中展示了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科普展示中心
科普展示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多项富有特色的科普展览。
6.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始建于1984年,是国内第一家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博物馆。建筑面积800平米,环境幽雅、书香浓郁,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人文价值所在。曹雪芹纪念馆现有图书室1处,藏书6000余册,文创书店1处,是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传播的重要交流窗口。
7.卧佛寺
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兜率寺,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达四万余平方米,规模宏丽而严整,曾被誉为“入山第一胜境”。元代是其鼎盛时期,至治元年,元英宗给钞千万贯,冶铜五十万斤,作寿安山佛像,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铜质实心卧佛。元、明、清历朝帝王多次对卧佛寺进行扩建、修缮,使得卧佛寺具备了“开山第一巨刹”的规模。清代雍正皇帝赐名“十方普觉寺”的寺名沿用至今。因寺内供奉铜质卧佛,故俗称卧佛寺。
8.康熙御碑
康熙御碑是一座方座螭首,由康熙御笔所题的石碑。碑高3.30米、宽1.00米、厚0.32米,碑座高0.80米、宽1.27米、厚0.72米。碑额刻篆:“钦赐御书”碑身刻康熙皇帝五律一首:《赋得芳气有无中》“大儒吟咏物,正自托诗情。气质原含内,芬芳远向荣。藕花中外直,绛雪有无名。惟愿菊兰气,山林勿使轻。”诗收录在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三集卷四十五古今体诗25首中。鉴于此诗为康熙皇帝赏藕花(荷)而赋,故植物园将诗碑立于园中央荷花池边,供广大游人参观。
9.侏罗纪木化石
此处的木化石发现于辽西一带,经鉴定产于侏罗纪。当植物(主要是松柏、苏铁、银杏等古乔木的遗骸)被沉积物埋藏后(大多为火山灰),在漫长的岁月中,二氧化硅、碳酸钙或硫化铁等矿物质替代了木质的纤维结构,并保存了枝干的外形,随着气候的演变,又经千万年的地壳演变、风雨剥蚀,逐渐露出地表,形成今日的木化石,又称硅化木。我国的木化石主要产于石炭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并多形成蔚为壮观的化石林。
》》||||
本文来自作者[惜菡]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209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惜菡”
本文概览:北京的卧佛寺不仅历史非常悠久,而且周边的自然环境保护也很到位。整个寺庙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视觉感,对你的身心有很大的提升。这是一个户外旅行的好地方。卧佛寺现在在北京植物园。穿过植...
文章不错《北京卧佛寺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