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是什么意思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知错能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不过是高明一些的人,也会犯错误。圣人尚且如此,普通大众更是在所难免。所以,不犯错误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犯错,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孔子很重视改过,并多次谈及这一问题。犯错之后,应该知错就改,坚持错误,必将彻底失败。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犯了错误之后,正确的态度是承认错误,寻找原因,加以改正,以求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扩展资料: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属于八字成语,常用于劝告他人改正过错。第一个“过”是动词,犯错的意思;第二个“过”是名词,错误的意思。

这句话告诉我们犯错误并不可怕,但犯错之后一定要去积极改正错误,揭示了“过而能改”的重要意义。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犯错,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孔子很重视改过,并多次谈及这一问题。

主要内容

《论语·卫灵公》篇当中一共包含着四十二章的内容,在这一篇章当中,其中的内容主要涉及了孔子的“君子小人”观、教育观和政治观这些方面。之所以会叫做“卫灵公”篇,是因为在这一篇当中的内容的第一章是以卫国国君卫灵公和孔子之间的对话内容。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过而不至是什么意思

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出自:孔子·春秋《论语·卫灵公》

第一个过字:有过错(动宾短语)

第二个过字:过错?(名词)

是 谓:这 才是

整句: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扩展资料: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论 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过而不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在人生的历程中,对于某些具有风险的事情,可以经历但却不应该走到极端、不应该过头去做。这是一个很好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们选择和度量的重要性。当我们学会这种度量,就会逐渐发现人生更加平和和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过平淡,或者太过于单调。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安稳的生活是很大的幸福。如果我们总是试图追求那些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终究会受到伤害。我们需要通过过而不至的智慧,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定和美好。

在今天的社会,人们似乎很容易就失去了度量的智慧。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些小事情,而失去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掌握好“过而不至”的度量感,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了浪费和失落。所以,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古老而又智慧的成语,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灿烂。

本文来自作者[灵槐]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3684.html

(8)
灵槐的头像灵槐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灵槐的头像
    灵槐 2025年10月10日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灵槐”

  • 灵槐
    灵槐 2025年10月10日

    本文概览: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意思是: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知错能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不过是高明一些的人,也会犯错误。圣人尚且如此,普通大众更是在...

  • 灵槐
    用户101008 2025年10月10日

    文章不错《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游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