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于精,不贵于多。
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这两句大意是:军队重要的是精锐,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寡。士兵数量的多少,与战斗力强弱并无必然联系;相反,军队庞大,行动迟缓,军需供应困难,反而会削弱战斗力。所以名将治兵,宁要少而精,不肯统领多而庞杂的军队。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东周列国志名言语录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恶(wù误):厌恶。自美:自身的行为端正美好,无可指责。自信:自己信守誓约。这几句大意是:要想别人不厌恶自己,必须自己先完美;要想别人不怀疑自己,必须自己先守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深感别人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理解自己,因而失望、烦恼、抱怨.却忘了检查检查自已是否一切都做得很得体。这几句则要求自己首先从自身做起,再反过来要求别人。这种态度,无疑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可供论述严于律己的道理时引用。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发怒时说的话,一定有机密会泄漏出来。这是从心理习性的角度,分析人在发怒时的心理特征及其后果。一个人平时十分谨慎,但发起火来,心情激动,大脑发热。平时不肯说的机密都会说出来,平时不会作的事也会作出来。林则徐就曾以“制怒”二字作为座右铬提醒自已,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以此劝诫人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随意发怒,尤其是在别人故意惹你发怒时,更要冷静地想一下应如何办。
慢人者人亦慢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慢:轻慢。本句大意是:轻慢别人的人,别人也会轻慢他。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之,对别人轻慢无礼,自然不会受到别人的敬重。论社交关系、文明礼貌时,可以引用。
忙者不会,会者不忙。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忙:忙乱无所措。会:会做事。这两句大意是:遇事忙乱无措的人不会做事,会做事的人不会忙乱无措。人往往是这样:遇事忙乱的人,往往是没有经验或才能,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应付;而会做事的人,对于所面临的事情心中有数,应对自如,稳操胜券,自然也就不忙乱。这两句正反见义,也可单作“会者不忙”。
天下之事,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 东周列国志好句摘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理:公理。力:强权。常:正常。变:变异,反常。这几句大意是:天下的事情,公理战胜强权是正常的,而强权战胜公理则是反常的。天下事都要讲究一个公理,因为公理代表着大多数人的观点,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而强权则总是代表着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公理战胜强权,是正常的;而强权虽然有时也会一时得逞,终究是不长久的,不正常的。从天下发展的大势来看,公理终究是要战胜强权的。这几句多用来说为人处世要讲公理,不可一味恃强欺人。
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一时:短时间的,暂时的。千古:长久的。这两句大意是:短时间势力的强弱可能会取决于权力的大小,但长久的胜负却取决于公理。公理总是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的,公理也总会战胜强权的。虽然在某些时候,公理的力量可能会弱一些,而强权的力量可能会强一些,但这只能是暂时的现象,因为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公理终究会强大起来,并最终战胜强权。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不要凭一时之强力取胜,也可用于说明公理最终是要战胜强力的。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贪:贪婪。忿:愤怒。蹶(jué决):失败,挫折。这几句大意是:贪婪就会多犯过失,愤怒就会多有灾难,急躁就会多受挫折。贪婪、易怒和急躁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错误。可用于劝诫修身。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日。这两句大意是:大厦的建成,不只靠一棵树的木材;大海的滋润,不单凭一条水流的汇归。大厦需众材,海润要百川,事成集众谋,学成采百家。可用于说明谋事、为学的道理。
是是非非,号为信史。 东周列国志名言语录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是是:肯定正确的。非非:指责错误的.倍史:真实可信的史书。这两句大意是:一部史书,必须作到肯定正确的,批评错误的,才能号称“信史”。这两句从正面强诵修史者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复述历史,而要对各种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作出判断,表明见解。可供论述修史的原则及评判史书的成就高下时引用。
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奇男子:才干特别出众的伟人。这两句大意是:要想成为名扬天下的男子汉、大丈夫,就必须经历人间曲折漫长的道路。要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就必须奋力拼搏,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天下伟人莫不如此。作昔将这种艰苦斗争喻为“万里程”,是既形象而又恰当的。可供勉励青少年树雄心、立壮志时引用。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这两句大意是:剑陈旧了就没有锋芒,人老了就失去了刚强。两句以“剑老无芒”作喻.说明人老了就会失去年青时锋芒毕露的刚强,变得柔弱怯懦起来。可用于表现老年人自谦,自嗟或叹老的感情。
见势不趋,见威不惕。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趋:趋奉。惕:惧怕。这两句大意是:见到有权势的不去依附趋奉,见到有威严的不胆怯惧怕。~二句以准确精警的语言,指出一个正直不阿.守正刚强的人应具有的品质。作者认为,为人应自尊自重,不卑不亢,决不能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卖身求荣;为人应“不为崄怯”(见苏辙《是氏涪然堂记》),“不避死义”(见王通《文中子·礼乐》)。决不能见风使舵,变节卖身,用别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此二句简捷明快,一针见血,可用以劝勉青年人应敢于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不做风派人物。
其一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其二
卜世虽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绵延过历缘忠厚,陵替随波为倒颠.
六国媚秦甘北面,二周失祀恨东迁.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
另外《列国歌》有一定史料参考价值,用来简单地记忆各主要国家的源流不错
东迁强国齐郑最,荆楚渐横开桓文,
楚庄宋襄和秦穆,迭为王霸得专征.
晋襄景悼称世霸,平哀齐景思代兴.
晋楚两衰吴越进,阖闾句践何纵横?
春秋诸国难尽数,几派源流略可寻.
鲁卫晋燕曹郑蔡,与吴姬姓同宗盟.
齐由吕尚宋商裔,禹后?越颛顼荆.
秦亦顼裔陈祖舜,许始太岳各有生.
及交战国七雄起,韩赵魏氏晋三分.
魏与韩皆周同姓,赵先造父同嬴秦.
齐吕改田即陈后,黄歇代楚熊暗倾.
宋亡于齐鲁入楚,吴越交胜总归荆.
周鼎既迁合从散,六国相随渐属秦.
名家名句
1、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
2、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3、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爱迪生
4、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
5、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6、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7、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8、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
9、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10、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1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2、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易卜生
13、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14、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15、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高尔基
16、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17、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18、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19、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本文来自作者[林沫瑶]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369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林沫瑶”
本文概览:兵贵于精,不贵于多。见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这两句大意是:军队重要的是精锐,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寡。士兵数量的多少,与战斗力强弱并无必然联系;相反,军队庞大,行动迟缓,军需供应...
文章不错《东周列国志的好词好句》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