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六年级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一到六年级常用数学概念和公式大全,是考好数学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备考,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概念公式大全,快来学习学习吧!

 算术

 1、四则运算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4、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5、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6、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9、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10、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列法及计算。即列出代有?的算式并计算。

 11、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2、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3、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4、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5、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6、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7、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8、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9、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2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1、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几何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 公式:L=?d=2?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dh=2?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度量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大全你知道多少?

二年级乘法公式的读法:

1、乘法交换律读作”乘法交换乘法”,例如:2*3读作”二乘三等于六”,或者”乘二乘三等于六”。

2、乘法结合律读作”乘法结合乘法”,例如:(2*3)*4读作括号二乘三括号四等于十二。

3、乘法分配律读作”乘法分配乘法”,例如:(2+3)*4读作括号二加三括号乘四等于十二。

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数学是一门科学,它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和联系,使你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

2、认真完成课堂作业: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要认真完成课堂作业,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经常练习:要多做练习题,多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掌握数学思维:要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5、及时复习:学习数学要及时复习,以便把所学知识牢固地记在脑子里,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1、数学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思维更加敏捷,头脑变得更加灵活,更具理性思维。

2、学习数学可以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便于更好的联系各个学科的知识,提高观察实验、收集信息、精确计算终身受益的能力。

3、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的知识回归于日常生活,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难题。

乘法公式的重要性

1、它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使学生不必进行复杂的加减法或乘除法运算,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例如,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乘法问题,如果使用乘法公式进行变形,就可以将原本需要多步计算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乘法问题,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2、乘法公式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时,需要使用乘法公式进行一些基本计算。如果不掌握乘法公式,就会在这些学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

一二三年级必背公式

小学数学知识概念公式汇总

小学一年级 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 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 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 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 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 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16、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以下是一二三年级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公式

一、数字加减乘除

1、10以内加减法

10以内加减法是低年级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掌握每个数字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

2、20以内加减法

20以内加减法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进位和借位的计算方式,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每个进位和借位的原则和方法。

3、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低年级数学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它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进行乘法计算,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4、除法初步认识

除法初步认识是二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需要同学们了解除法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二、时间加减乘除

1、24小时制

24小时制是时间制式的基础,需要同学们掌握24小时制的表示方法和时间单位换算。

2、时、分、秒的加减乘除

时、分、秒的加减乘除是时间制式中最为基本的计算方式之一,需要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每个时间单位的加减乘除计算方法。

三、长度加减乘除

1、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是低年级数学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之一,需要同学们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和使用场景。

2、米、分米、厘米的加减乘除

米、分米、厘米是长度测量中最为基本的单位,需要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每个单位的加减乘除计算方法。

四、其他公式

1、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x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圆面积=πx半径?;

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面积公式,需要同学们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使用场景。

2、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x宽x高;

正方体体积=边长x边长x边长;

圆柱体积=πx半径?x高;

圆锥体积=πx半径?x高 / 3;

这些是基本的体积公式,需要同学们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使用场景。

3、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2x长x宽+2x长x高+2x宽x高;

正方体表面积=6x边长?;

圆柱体表面积=2xπx半径x高+2xπx半径?;

这些是基本的表面积公式,需要同学们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使用场景。

4、容积公式:长方体容积=长x宽x高;

正方体容积=边长x边长x边长;

圆柱体容积=πx半径?x高;

这些是基本的容积公式,需要同学们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使用场景。

总的来说,一二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都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掌握。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数学公式,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作者[瑾萱心]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3699.html

(2)
瑾萱心的头像瑾萱心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瑾萱心的头像
    瑾萱心 2025年10月10日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瑾萱心”

  • 瑾萱心
    瑾萱心 2025年10月10日

    本文概览: 一到六年级常用数学概念和公式大全,是考好数学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备考,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概念公式大全,快来学习学习吧!  算...

  • 瑾萱心
    用户101010 2025年10月10日

    文章不错《一到六年级数学概念公式大全》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游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