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
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 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史不绝书。
在《杂宝藏经》卷四记载:有一沙弥的师父见他七日之内寿命将终,要沙弥返回俗家,
七天之后再来,但没有说明原因。他在返家的路上,看到一处池塘缺口,池水灌入池边的蚁巢,众蚁慌张夺路逃生。但是蚂蚁逃生的速度那有池塘缺堤那么快速?眼看无数蚂蚁即将淹
死,沙弥就用自己的袈裟包上土,把池塘缺口堵住,救活了所有的蚂蚁。过了七天,沙弥在
俗家玩得无聊,又回到他师父跟前。师父一见,觉得惊奇,问他这几天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沙弥以为师父说他犯了戒做了坏事,非常恐惧,答说什么也没做。师父是罗汉,即用天眼观察,知他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那就是救起被淹的蚂蚁。后来这位沙弥转夭为寿,得以长命终老。
放生的根据,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两部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 故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见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 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另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一段 记载: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很大的池沼,时逢天旱,而且有人为了
捕鱼,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使得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长者子眼见上万大小鱼类濒临死
亡边缘,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于是为了救活鱼群,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 象,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足,并且饲以食料,方才救活这些鱼群。
《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依据,《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其他大乘经如 《六度集经》卷三,有赎鳖的放生记载,而另外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讲到雁塔
的故事。如传说在中印度摩揭陀国有一个小乘的寺院,住著若干小乘比丘,他们本来不禁三 种净肉;所谓三种净肉,是指不见为己杀、不闻为己杀、不疑为己杀的肉类。有一天,一位
比丘没有得到肉,正好有一群雁从天空飞过,他就向雁群祷告说:“今日有僧缺供,大菩萨
你应该知道时间了。”雁群应声自动堕地而死。比丘本来不信大乘,不相信雁是菩萨,所以 用戏言来调侃大乘,想不到那一群雁就是菩萨显现而来感化他们的。小乘比丘惭愧不已,互相传告:“这是菩萨,何人敢吃?从今以后,应依大乘,不再食三种净肉。”并且建塔营葬
雁体。
可见,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 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从朝廷以至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而历代政府为了表示推行仁政,年有数日
也定期禁屠;而从中央以至地方,或者为了祈雨禳灾,也都有放生禁屠之举。如梁武帝就曾下诏禁止屠杀生命以祭祀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
隋天台智凯大师发起开筑放生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光明经》和《法华经》,又购买各类
粮食饲予鱼鳖;陈宣帝时,敕国子祭酒徐孝克撰写《天台山修禅寺智凯禅师放生碑文》,这是中国有放生池及放生会记载的开始。此后由唐至宋及明,无不盛行放生。如唐肃宗时,刺
史颜真卿撰有,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宋朝的遵式及知礼两位大师,也极力提倡放生。
南无阿弥陀佛,您耐心读完。放生的基本含义,就是互生,把那些失去自由,或将宰杀的生灵,放归自由,不让他们被人为所束缚残杀,这是放生最基本的行为含义。这样的行为,有何好处呢?可以让人们生起一种慈悲心,怜悯心,平等心。若是人人都以慈悲为怀对待身边的人和事,那么一定会免去很多争端,人情世故之中,就会少却许多勾心斗角,因为大家都有慈悲心了。在此基础之上,再多一点怜悯心,怜悯之中,是蕴藏着包容和理解,互相怜悯,就可以相互包容,有容乃大。任何事情,都可容得,任何恶人,都可怜悯不舍,如海不弃鱼虾,所以为大,心不舍凡圣,实为有容,这样相互感化和包容彼此,人与人之间就更加融洽了。再来就是平等心,我们吃鱼,鱼也是有情感的,有思维的呀,这跟人是有情感有思维是一个道理,理上无二无别。狮子老虎要吃人,我们愿意吗?不愿意,谁也不愿意被杀死吃掉的,我们也不愿被狮子老虎吃,鱼也不想被人吃,所以基于佛教因果报应之说,杀生吃肉,都是要偿还的,要得恶报。反之不杀生,多放生,既得善报。牲畜鱼虫都是生命,把它们的生命,平等于我们之性命时,一颗谦卑宽容,至善仁义的平等心,就显现出来了,连这些动物都不忍心伤害,更何况去伤害身边的人呢?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如果具备以上这些慈悲,宽容,平等的心,处处礼让。。。那就人人都是活雷锋,个个都是好榜样了。。呵呵,可惜!人们刚强难化,都只想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如此这样,自然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最后吃苦的都是自己。。。圆圆一张饼,你也想吃,我也想吃,都去抢去,最后弄得稀巴烂,谁都吃不舒服,都不好吃的。如果我想先让你吃,你也想着让我先吃,我们慈悲喜舍,怜悯对方,不争不抢,最后就能平等分配,合理瓜分,这样不挺好吗,有这样的心,谁还会撕破脸皮呢?小到一张饼,是这个道理,大到能源土地财产也都是这个道理。。。这是放生能体现出的小部分好处,所以要提倡多放生,人与人之间以这种行为,互相感化。放生的时候注意什么呢?要自愿。勉强不是道。刚才我们聊了,这个行为是可以培养人心的,如果是别人强迫的,那不算自己的觉悟,不算自己的发心,要放生就要自己心甘情愿才好。这真的是需要注意的。放生的时候,可以根据佛教的规矩,一边放,一边念佛经,或者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等经咒佛号,以祝这些畜生道的众生离苦得乐。佛教讲“万法唯心造”,概述意思,就是:任何好坏对错,善恶报应,都是人心所造就的,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用自己的真心,慈悲心,诚诚恳恳地去做事,做善事,去呵护那些被不平等对待的众生们,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您不要小看这样一件事情,放了就完了,不是的,放生的福报是很大的。放生就是在救命,放一百条,兴许就救了一百条命,放千条,就救千条命,我们每天放几条,天天在救命,您这就是:人行菩萨道!天地之间,自来都是赏罚是很分明的,放生者,得生也,杀生者,减寿也。这是一个很简洁直白的因果道理。从我们手里获得新生的畜生越多,那因这些善举,不会招来恶报。相反,从我们手里杀死众生越多,那所感召而来的,就是杀身之祸。放了它们,等于放了自己,看似延长了它们的寿命,实是在延自己的寿。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是因果的法则,恒常不变,丝毫不爽的。对于放生的经历,恩。。网上有很多故事的,都是真人真事,您可以去搜索一下放生感应。有的得绝症病,后来通过放生,虽没有病愈,但不再复发不受折磨的,有助人杀生,后来家破人亡,惨遭遭报的。。。自古圣贤,皆提倡放生,正因为有那些实实在在的证据在。好了!说了这么多,最后。。希望您多多放生,多劝人放生,对自己没有坏处的。只要您坚持,有恒心,有诚意,您一定会切身体会到放生带来的好处,那些放生的经历,您自己身体力行去体会吧!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来自作者[华毓金]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393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华毓金”
本文概览:“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 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 斤,还它八两”;...
文章不错《佛教中的 “放生”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