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为了观察蚕豆种子将20颗蚕豆种子放在盛有20

(1)根据题意可提出的问题为: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2)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实验中设计A培养皿是实验组,B培养皿是对照组.

(3)B培养皿蚕豆种子的发芽率=8÷10=80%.(4)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温度、空气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5)通过观察比较两组种子的发芽率,得出结论: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

故答案为:(1)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2)A;B;

(3)80%;

(4)酸雨;温度、空气

(5)发芽率;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

关于种子发芽的常识

大班种植乐活动反思

大班种植活动:给黄瓜苗浇水

活动目标 :

1、给黄瓜苗浇水,观察黄瓜的变化。

2、积累照料黄瓜的经验。

准备

浇水用的小桶、小茶杯等若干。

过程

1.带领幼儿去黄瓜地

.猜想黄瓜的长势

教师:“你们猜猜黄瓜种子有没有发芽呢?”

“如果发芽了,小苗苗会使什么样子的呢?”(幼儿猜想)

3.幼儿观察黄瓜的变化,并进行浇水

教师:“有些黄瓜种子已经发芽了,可是你们有没有发觉黄瓜有点口渴了?我们来给它们浇浇水吧。”

4.教师示范如何浇水。

教师:“要往黄瓜苗苗根部浇水,要不然黄瓜会被水冲死的。”

教师给每组幼儿划一个区域,准备好水,开始浇水。

5.幼儿收拾整理浇水用具,

活动目标:

1. 乐意参加蔬菜种植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2.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种植物:蔬菜种子、小青菜等(最好是幼儿认识的种植物,另外种子的种类有埋在土中的,有外露的种植物)

2.种植的工具:小铲子、浇水壶等

3.幼儿事先已穿好反穿衣、幼儿自制的标记

4.版面:展示种植植物的主要过程的(现场将贴上去)

5.有关劳动光荣的轻松愉快的音乐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体验种植――讨论交流――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这个星期六,我们玩的开心不开心?让我们一起来把开心的事告诉客人老师。

1. 观看录象 说明:录象内容为幼儿春游去蔬菜基地参观的内容

2. 讨论交流:

(1)小朋友手里的这些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2)引导幼儿观看农民的劳动,听农民介绍,知道蔬菜种植的几个重要环节:挖坑――播种――填土――浇水 说明:在版面上进行展示,为后面幼儿的自主种植提供支持

(3)师要简单小结:农民真了不起,种出了许多营养丰富的蔬菜,劳动真光荣。 (评析:已有的春游时的种植经验为这次种植蔬菜的“迁移应用”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幼儿在讨论时,气氛活跃,能较快得出结论。这里突出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热情。)

二.体验种植

1. 出示各种种植物以及种植的工具,引发幼儿种植兴趣。 说明: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对种植物以及种植工具简单介绍一下

2. 幼儿自主种植蔬菜,教师观察指导。 观察要点:幼儿种植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幼儿之间互动交流的情况 说明:引导种好的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标记插入土中,以示辨认 (评析:这部分是重点和难点。在实施过程中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能明确活动的目标,在种植过程中也逐步培养了幼儿协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遇到矛盾时,幼儿思维活跃,能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出了思维的创新性,同时幼儿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于种植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较简单,在前期幼儿也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教师没有干涉他们种植过程中产生问题碰撞后的最终解决结果。)

三、 讨论交流 1. 你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说明:结合现场录象内容――要捕捉到幼儿活动中的亮点,如合作、协商、边学边做等 2. 我们已经完成了种蔬菜的任务,真了不起。可是刚才农民伯伯说的,蔬菜种下去后,还要细心的照顾它才会长大。那我们应该怎么照顾它们呢? 说明:可以适当准备一些相关的,继续贴在版面上,帮助幼儿在活动后学习如何照顾蔬菜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行为过程比较连贯完整地表达出来,能力强的幼儿能对自己的合作情况作出简单评价,从中发现问题,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活动延伸为幼儿提供观察记录本,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生长变化,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以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引子”,充分调动幼儿继续探索欲望,使幼儿围绕进行寻根究底的探索,在自身的探索活动中,接受科学知识,丰富幼儿的种植经验,使幼儿思维、认知和科学兴趣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活动反思: 种植活动是一项极为有趣的探索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且能就地取材,走出“条件差,没有材料进行科学活动”的困境,非常适于农村幼儿园,也得利于改变单一的、封闭式的课堂教育形式。 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主要采用了层层递近的方式,当孩子在春游活动时对种植活动有了一定的体验之后,我再进行推动,给予孩子一定的的空间和机会,让幼儿在探索体验过程中再来发现问题,寻找教育的机智,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经验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看似是一个活动,但它确实是与其他领域的内容相联系的比如:幼儿的认知、情感、科学等领域都在活动中有所渗透。 本次活动后,幼儿生成了几个热点:如:幼儿A:一浇水,菜苗就倒了,后来我们重新种了,把坑挖得又大又深。(菜苗种的太浅)幼儿B:我们种的菜苗让某某踩坏了,我们让他小心一点。(菜苗护理时的注意点)幼儿C:我和XX小朋友产生了争执,我说:应该把根埋进土里,他说我种反了。

(萝卜的种植方法),因此,在问题下,我们将生成一些后续活动,比如,如何让幼儿自己照顾观察种植角;品尝亲手种植的蔬菜等等。 整个活动,前后历经一个月,我们得到了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老农指导和家长的配合,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特别是一名农村幼儿教师,更加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去观察、探索大自然,感受农村的美。

种 大 蒜

[活 动 目 标]

⊙学习正确种植大蒜的方法,乐意参与种植活动,激发幼儿连续观察的兴趣。

[活 动 准 备]

⊙请家长协助幼儿共同收集种植用的小器具。

⊙带领幼儿参观园内种植园地,了解种植的过程。

⊙初步认识大蒜头的外形特征。

⊙小动物标签一套,松软泥土,铲子,水桶若干,大蒜头。

[活 动 过 程]

1.引起幼儿种植的兴趣。

出示大蒜头,大蒜头会变,你知道它能变成什么样子吗?大蒜头变出的蒜叶子做菜,又香又好吃,还能杀菌。那我们一起来种一种,让它变出更好的蒜叶来。

2.示范种大蒜的方法。

老师示范:将大蒜头一一掰开,拿出小器具,贴上自己的动物标签,盛上泥土,手捏住大蒜,将尖头朝上,按进土里,最后浇上一点水,放在能照到太阳的地方。

3.幼儿自己动手种植大蒜。

幼儿种植,老师给予帮助与指导。

4.激发幼儿连续观察的兴趣。

出示操作材料《大蒜生长记录》。大蒜慢慢会变,它们怎么变的,我们隔几天,就将观察到的大蒜的变化情况画在空格上,比一比,谁的大蒜长得又快又好。(教师利用早晨入园、中午散步或离园前的时间,引导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照料,隔1——2天浇一次水并记录生长情况。)

活动名称:种植蔬菜

活动目标:

1. 乐意参与种植青菜活动,愿意亲近大自然。

2. 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动手能力。

3. 萌发照顾管理青菜生长的兴趣。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们正在开展“好吃的食物”的主题活动,虽然刚开展不久,但是孩子们却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和快乐,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从多渠道收集了各种关于蔬菜的资料和,并共同进行布置,使环境与孩子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当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蔬菜有了良好的感性认识以后,孩子们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什么:“我们吃的菜是从哪儿买来的?”“蔬菜的家在哪儿?”“蔬菜是长在树上的还是长在地上的?”“农民伯伯是怎么种出来的?”“蔬菜是怎么到农贸市场去的?”“人们是怎么买菜和卖菜的?” 等等?

活动前期,在我们开展了“篮子里的蔬菜”“去菜场”“好看的蔬菜”“蔬菜大聚会”“去参观果蔬基地” 等活动后,孩子们更是对与蔬菜相关的事物非常的关注,蔬菜的生长秘密就是最近孩子关注的热点之一。孩子们通过前期的活动,已经对各种蔬菜积累了初浅的经验,孩子们正积极的渴望感知和发现蔬菜的生长秘密。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进一步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经验,我及时的抓住了孩子最感兴趣的热点——亲自种一种、管理蔬菜,组织和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情景和资料的再现,帮助幼儿将零碎、片面的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和提升。同时在种植的活动中将获得的经验迁移,旨在让幼儿通过此次活动,观察了解青菜的生长及变化,获得相应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体验其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 回忆再现已有经验

师:这个星期六,我们玩的开心不开心,为什么?我们一起告诉老师吧。

1. 组织幼儿观看录象

说明:录象内容为幼儿上次去蔬菜基地去参观的内容

2. 结合参观进行讨论:

(2)这些的手里的这些蔬菜是从哪里来?

(3)引导幼儿观看农民的劳动,听农民介绍,知道蔬菜生长的几个重要方面:

挖坑——播种——填土——浇水——除草

二. 种植体验经验

1. 出示各种种子,引发幼儿种植兴趣

2. 按小组进行讨论:如何种植? 协商如何分工?

幼儿:先挖坑,接着放苗,再填土,最后浇水。

3. 幼儿合作种植菜秧,教师协助指导。

4. 种植后的讨论(结合现场录象内容)

(1) 你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

(2) 教师提问: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3) 我们应该怎样来照顾菜宝宝?

三.活动延伸:

继续关注种子的生长,萌发探索植物生长的兴趣。

(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管理和记录)

课程乡土特色活动登录

活动名称 种蚕豆 主 题 秋天的画报

活动背景 上周我们开展了一次谷物拼贴,幼儿对蚕豆很感兴趣,正好在拼贴之后也有剩余的,于是我们开展了种蚕豆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蚕豆,知道蚕豆的名称,初步懂得蚕豆的种植季节以及生长过程。

2、初步学会种植管理蚕豆的方法,萌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环境和材料 铲子蚕豆泥土盒子喷壶

活动过程

1、幼儿通过观察,学习选种。

(1)请幼儿仔细看一看,说一说,在发芽实验中,哪些蚕豆种子发了牙?

(2)幼儿把颗粒饱满的种子挑选出来。

2、师幼共同整理园地,让幼儿知道一些整地的粗浅知识,认识一些农具,提高幼儿的种植兴趣。

(1)提问:这块地现在能种吗?为什么?我们先要干什么?用哪些工具?

(2)幼儿观看教师整地,并认识一些农具?

3、幼儿学习种植蚕豆的技巧。

(1)提问:地整好了,该怎样下种呢?为什么?

(2)幼儿观看教师种豆。

(3)幼儿自己种植,教师观察指导。

4、学习管理蚕豆的方法,爱护蚕豆。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对蚕豆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幼儿很兴奋,但是对于如何种植蚕豆幼儿知道的很少,而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幼儿也不能理解,因此在示范种植的时候幼儿特别想自己也试试,轮到自己种植的时候有的幼儿会抢。

种植活动:我给萝卜把水浇

设计意图:

开学初孩子们在种植园种了萝卜,每天早上来园都兴致勃勃的去看萝卜宝宝的长势。可是有好几天都是雨天,孩子们没有办法去种植园。这不,这几天天刚晴,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拿着浇水工具和除草工具去了种植园给萝卜宝宝们除草、浇水了!

活动目标:

1、会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铲子、喷壶等。

2、学会照料萝卜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铲子、喷壶等工具。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萝卜宝宝的长势:

“我们种的萝卜宝宝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它们长出了什么?”

2、师幼共同整理园地

“现在萝卜宝宝们的周围都长出了草了,有的萝卜宝宝渴的连土都裂缝了,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帮它们呢?”

观看并认识铲子、水壶等工具。

3、教师观察指导,幼儿给萝卜宝宝浇水、除草。

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正确使用铲子,注意安全。

小结:我们要经常到地里关心萝卜宝宝,看看它们什么时候要喝水,什么时候要除草,是怎样长大的。

4、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萝卜宝宝的生长状况。

反思:

今天我们来到种植园地给萝卜苗苗浇水,当看到萝卜苗苗又长高了时,孩子们都兴奋的跳了起来。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领悟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我们都要为孩子们创设自主参与、自由观察与实践的机会与条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领悟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感悟到如果缺乏了责任心,做事半途而废,就不可能有收获,更体会不到收获带来的喜悦

活动一

活动内容:挖红薯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实验基地。

2、各种挖红薯的工具、小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农具挖出红薯,体验田间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2、感受与同伴共同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共同讨论挖红薯时应注意些什么?

了解一些农具的用法、名称等

2、 大小自由结伴拿好小篮子来到红薯地里挖红薯。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利用各种农具挖红薯,比比哪种农具最好挖。

(2)鼓励幼儿互相合作挖出红薯。

(3)引导幼儿比较新挖出的红薯与刚才挖出的哪只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

2、培养幼儿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能力。

3、帮助幼儿进行田间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劳动园地的有关事宜。

2、为幼儿准备适宜的工具,备足开水及卫生保健用品。

活动过程:

一、出发前向幼儿讲明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幼儿明白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在旅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赏秋季景色,认识一些蔬菜、果实,感受田野丰收的美景。

二、来到劳动园地后,引导幼儿主动问候他人,向农民伯伯学习使用劳动工具的简单技能及农作物的采摘方法,如:拔萝卜、挖红薯、拾花生等。组织幼儿在教师和农民伯伯的帮助下采收劳动,注意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工具,不破坏农作物。

三、回园后和幼儿交流体会,说说劳动的辛苦,明白珍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四、师幼一起动手将采摘的农作物进行清洁

注:查看本文详细信息,请登录安徽人事资料网 站内搜索:大班种植乐活动反思

看了该文章的人还看了:

大班毕业活动反思

毕业典礼在祝福声中圆满落下帷幕。通过这次活动,使孩子们对在园生活的回顾和总结,也包含了老师和家长对他们殷切的期望和衷心的祝福。为了能更好的开展这次的活

尺子的测量活动反思

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进行估计、交流、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认识长度单位。 在引入毫米时,我安排学生用尺子测量数学

中班体育纸球活动反思

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纸球》教案 执教人:杨清梅 设计意图:《纲要》里指出重视和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而在冷的冬天幼儿小手都不愿意

1. 关于种子发芽的科学知识

种子发芽除了本身发育完全的内在条件外,尚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才能进行。所谓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线等。

(一)水分: 水分是种子发芽所绝对必须的。有了水分,酵素才能活动,种子贮藏的养分才能水解产生作用,细胞也才能膨胀伸长。

(二)氧气:

种子开始活动就要进行呼吸作用,也就需要氧气。所以播种时浇水太多,种子反而会腐烂,就是因为缺氧的原故。只有少数水生植物的种子,能在缺氧状况下发芽。

(三)温度:

植物种子的发芽温度可以从0-40℃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植物的发芽适温因原产地而异,一般而言,温带植物以15-20℃为最适,亚热带及热带植物以25-30℃为适。

(四)光线:

有些植物的种子需要有光线才能发芽,也有些植物则正好相反,前者称为好光性种子,后者称为嫌光性种子。所以播种后应考虑植物对光线的好恶来决定覆土与否。一般细小的种子由于养分贮藏少,不足以支持胚芽由土中长出仅能在地表发芽,多属于好光性种类。

花卉的:

⑴水分:种子必须吸收一定量的水分才能萌发。水分是发芽的首要条件,只要有了水分,才能使种子膨胀,种皮破裂,使种子内的水解酶类激活,从而使种子内部的贮藏性物质转化为结构物质,供种子萌发之用。

⑵温度: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大,种子内部的生理生化作用,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种子萌发也有“三基点”温度。即最高、最低、和最适温度。种子在最高和最低温度范围之外容易失去发芽力,高温使种子变性,过低温度使种子遭受冻害。最适温度不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温度,温度高生长发育快,但幼苗细弱。而在幼苗生长发育健壮时的温度,称最适温度。①变温处理种子,可以激发种子内水解酶的活性,有利于种子内营养物质的转化,使贮藏性物质转化为结构性物质;变温还可使种皮因胀缩而破裂,利于种子的气体交换,促进萌发。②变温处理种球:球茎类花卉用变温处理种球,可以促进球茎类花卉的花芽分化,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健壮,茎叶生长健壮,还可以调控开花期。如唐菖蒲子球栽植前2天,用32℃水浸种,去掉漂浮球,然后用53—55℃的药液(100g苯菌特 180g克菌丹)浸种30分钟,用凉水冲洗10分,2—4℃备用;要使郁金香在12月开花,在6月收获后,置34℃条件下1周,然后放在17—20℃的条件下促进花芽分化,直到8月中、下旬,把温度改为7—9℃的条件下贮藏6周。③变温处理花卉的营养体,可以打破有些植物的生理休眠。如满天星(霞草)的自然花期为5—9月,在冬季的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下,满天星的节间不伸长,呈莲座状生长,不能开花,可以通过低温(2—4℃)处理幼苗,可以在冬季及春节前上市。也可以通过低温配合长日照处理(每天给予16小时的光照)。

⑶光照:光照条件也对种子的萌发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喜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芽。如:金鱼草、四季海棠、球根秋海棠、长春花、鸡冠花、凤仙花、烟草、芥菜、莴苣、芹菜、水浮莲、早熟禾、稗草等。忌光种子,笕菜、葱、韭菜、百合科等。但大多数树木种子在发芽时对光的反映不大。

2. 结合生物所学知识,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因为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种子内的营养物质才能转变成溶于水的物质被种子萌发时利用.

(2)组成细胞的物质有很多种,它们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3)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

(4)在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形成层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不断的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树干不断的生长加粗.有些植物的茎能长得很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

(5)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花的胚珠发育而来的,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7)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 谁知道种子发芽的全过程

黄豆种子的发芽 暑假我就做起了“黄豆种子的发芽”实验。

我先准备好透明的塑料杯子、泥土,还有纸巾和黄豆种子。然后在杯子周围铺好纸巾,并把泥土放一大半在杯子里,接着,我在杯子和纸巾的中间放5颗种子。

最后,我把剩下的一小部分的泥拈碎放入杯子内(种子离表面大约一厘米深),洒了一些水,使纸巾完全湿透。这样种子就种好了。

过了一天。我来到窗台前观察种好的种子。

我发现,种子的颜色有些变化。本来种子的颜色是**的,但过了一天一夜,种子的外表有些淡了,且感觉有些透明,种子显得特别饱满,种皮也有点裂开。

又过了两天。我又来到窗台前观察种子。

我向杯子里一望。惊奇地发现,种子竟然崔芽了。

种子外表的壳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嫩芽,嫩芽的颜色是淡**的,稍微带点青色。

芽的顶端尖尖的,这就是芽头。芽头正转变方向,向下生长。

我脑中出现了一个凝问:种子的芽为什么会向下长呢?这样不是不能钻出土了吗? 又过了一天,我再次来到窗前台观察种子。通过我的仔细观察。

种子现在和崔芽时有很大的变化。崔芽时,种子的壳只是破裂了,但现在大部分已经脱落了。

种子里的叶子离开了本来的位置,离表面近了,有两棵已经钻出了泥土,本来合拢的,现在已经展开了,中间还有一个小芽。我还发现每根芽的叶子都有两片,一片当中细藤。

像一个爱心的形状。叶子下部有些弯曲,像一个驮背的老公公。

五天后,当我再次来到窗台时,杯子中有好多棵嫩绿的小豆苗了。有的是两片叶子,有的已有四片了,不过中间两片比较小。

我还发现它的叶子都是两片两片对生的。 现在知道这种子刚长出来的芽为什么向下生长了。

那是因为刚长出来的不是芽,而是根,所以它要向下生长。 当我又一次来到窗台观察时,我伤心极了,因为我没有好好保管,我种的那几棵黄豆不知怎的都掉在地上,全死了。

豆苗虽然全死了,但是通过这实验我还得到了不少知识:黄豆的种子由种皮、胚、子叶组成,胚可分成胚根和胚芽,胚根发育成黄豆的根,胚芽发育成黄豆的茎和叶,发芽时先长出来的是根,黄豆的叶子都是两片两片对生的。 ---------------------- 我找到了黄豆种子发芽过程的列表(虽然日期不符合,但是你可以修改): 播种日期:2月12日 种皮裂开: 2月15 日,我在倒水时看见种皮裂开来了,看到一个白色的豆瓣。

长出胚根: 2月18 日,我在开始倒水时看见胚根长出来了,胚根向下生长,好像在吸收水分。 长出胚芽: 2月19 日,我在观察时看见胚芽长出来了。

尖尖的白白的胚芽向上生长,它要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跟人吸收氧气一样。 胚根生长: 2月21日,我在观察时发现胚根开始伸长了。

胚根伸长了一二厘米,长成豆芽的根。 胚芽生长: 2月22日,我在倒水时,无意中发现胚芽开始伸长了,钻出土壤,在土壤上面像个逗号。

子叶出土: 子叶有点白有点黄,好看极了。 长出真叶: 2月26 日,我又去看了,胚芽的逗号型不见了,长成叶和茎,叶子绿绿的,嫩嫩的,美丽极了,叶子下面是两片子叶有点黄。

子叶萎缩: 2月29 日,我又去倒水,看到两片子叶瘪了,很黄,萎缩了。 其他情况: 3月2 日,黄豆芽现在长成一株秧苗了,叶子有4片了,茎有5厘米左右了,秧苗的根很长,有三四厘米了。

秧苗绿油油的,很粗壮。 huangdoude。

4. 种子萌芽过程

下面是绿豆的观察试验!

绿豆芽发芽生长观察实验

炒绿豆芽是饭桌上一道受人欢迎的蔬菜。以前,我常常问爸爸:绿豆芽是怎么长成的呢?终于,沈老师布置我们做观察小实验了,爸爸笑着说:我们一起做绿豆芽的发芽生长观察实验吧!我听了一蹦三尺高,还主动跟爸爸分了工:爸爸负责购物、指导,我负责观察、记录。

下面的内容就是我的实验和观察记录:

一、实验目的:

了解绿豆芽的发芽、生长的过程,掌握做绿豆芽的办法,为以后自己动手制作绿豆芽打下基础。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到农贸市场挑选优质绿豆250克,大口浅底的陶瓷盆一个(要求底部能够漏水),用稻草织成二个扁平的草团,大量清水;

2、将绿豆浸在脸盆里,放在水笼头下浸一整天;

3、将草团放在盆底,将“浸胖”绿豆均匀平均摊在草团上,再将另一个草团放在绿豆上面(下面的草团用于蓄水,便于绿豆芽扎根生长,上面的草团用于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热量流失,保证绿豆有足够的发芽温度);

4、每天按早中晚分三次大量浇水,直到草团浸透清水。

三、实验时间:

2005年4月12日至4月14日。

四、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1、2005年4月12日7时30分,将绿豆浸入脸盆。18时30分,绿豆已经“喝足”清水,瘦绿豆变成了一个个“绿小胖子”;19时,将绿豆铺上草团。

2、4月13日7时,有个别的小绿豆已经破皮,好象被绿豆棒冰上被煮熟的绿豆。

3、4月13日18时,许多小绿豆芽叁差不齐地钻出了“小脑袋”(除掉压在上面的草团);

4、4月14日6时30分,绿豆长出一厘米左右的豆芽,芽瓣是嫩**的,豆壳挂在芽瓣边,芽根深浅浅地扎在草团里,真可爱。(成功喽,我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把老爸吓了一大跳。)

5、4月14日17时15分,绿豆芽已长成十厘米以上(也就是说,可以吃了,哈哈!)。

五、收获与体会:

经过三天的观察实验,我收获不小,在爸爸的讲解和启发下,我得到下面这些收获和知识:

1、体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水份和空气这些知识(爸爸说,如果是夏天,绿豆生长速度还要快);3、经过爸爸的指导,我还了解了黄豆、蚕豆、赤豆发芽、生长的情况,学到了实验以外的新知识(万岁!)。

绿豆芽发芽生长过程观察记录表

日 期

观 察 情 况 记 录

备注

2005年4月12日7时30分,

将绿豆浸入脸盆……

2005年4月12日18时30分

瘦绿豆变成了一个个“绿小胖子”

2005年4月13日7时

有个别的小绿豆已经破皮

2005年4月13日18时

许多小绿豆芽叁差不齐地钻出了“小脑袋”

2005年4月14日6时30分

绿豆长出一厘米左右的豆芽,芽瓣是嫩**的,豆壳挂在芽瓣边,芽根深浅浅地扎在草团里

2005年4月14日17时15分

绿豆芽已长成十厘米以上

本文来自作者[是丽华吖]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370.html

(9)
是丽华吖的头像是丽华吖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是丽华吖的头像
    是丽华吖 2025年09月21日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是丽华吖”

  • 是丽华吖
    是丽华吖 2025年09月21日

    本文概览:(1)根据题意可提出的问题为: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2)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实验...

  • 是丽华吖
    用户092106 2025年09月21日

    文章不错《小明为了观察蚕豆种子将20颗蚕豆种子放在盛有20》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游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