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象:河流污染、沙漠化、森林破坏等等。
2、原因: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3、危害: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扩展资料:
环境是一个复杂体系,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从传统毒理学观点来看,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单独作用,即当机体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发生危害,没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称为污染物的单独作用。
2、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当这种作用等于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污染的相加作用。
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气溶胶之间、氯和氯化氢之间,当它们在低浓度时,其联合毒害作用即为相加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不具备相加作用。
2、相乘作用,当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超过个别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之间、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间,就存在相乘作用。
4、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时,称为拮抗作用。如动物试验表明,当食物中含有30ppm甲基汞,同时又存在12.5ppm硒时,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环境污染还会不同程度的改变某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百度百科——环境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本品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可造成永久性视觉损害。皮肤长期反复低浓度接触本品,可引起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73mg/kg(大鼠经口)
致突然袭击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人白细胞200ug/L。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人类不明确。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环己烷氨基磷酸酯和亚稳杂质(胺类)的气相色谱测定[刊,德]/Limacher H.;Tanner H.//Alimenta.-1985,24(2).-33~35 《分析化学文摘 》1987.2.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
本文来自作者[问山]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404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问山”
本文概览:1、现象:河流污染、沙漠化、森林破坏等等。2、原因: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
文章不错《关于环境污染的现象、原因和危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