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是什么意思?

伽蓝来自于梵语的“samghārāma(?)”,也音译作“僧伽蓝摩”“僧伽蓝”,宗教用语。“僧伽”(samgha)指僧团;“阿蓝摩”(ārāma)意为“园”,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即寺院。初期的伽蓝以供奉佛陀的建筑为主体构成,而后来佛殿逐渐成为寺院的主体建筑。

据《三国志》记载,中国最早的伽蓝是东汉末年豪强笮融在徐州下邳建设的“浮屠祠”。他所兴建的佛祠、佛塔以“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结构,成为我国早期佛塔的基本塔型,对后世中国佛教建筑的形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散文诗写于1925年1月28日,最初发表于1925年2月9日《语丝》周刊第13期。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写作时间,作者鲁迅在编成《野草》集子的时候,文章的末尾注的是“1925年2月24日”,这个时间,比此篇散文诗在《语丝》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晚了两个多周,这应是鲁迅误记。

查《鲁迅日记》,其中明确有关写作《野草》各篇的记载,只有一次,是在1925年1月28日这一天的项下,记有:“作《野草》一篇。”这一天,正是中国旧历新年的正月初五,与文章的开头相吻合。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伽蓝来自于梵语的“samghārāma ()”,也音译作“僧伽蓝摩”“僧伽蓝”。“僧伽”(samgha)指僧团;“阿蓝摩”(ārāma)意为“园”,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即寺院。初期的伽蓝以供奉佛陀的建筑为主体构成,而后来佛殿逐渐成为寺院的主体建筑。

佛教中有十八伽蓝之说,其名号分别为: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音、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十八伽蓝是很多供奉在寺庙中的,保佑进香的香客进出平安。伽蓝本是印度佛教中的神佛,慢慢传到中国以后就具有了中国的特色。

扩展资料

在中国的佛教中,常以关公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於梦定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

智者大师反问:“你过五关斩六将,杀了那么多人,他们的头谁来还呢?”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受戒。从此以後,这位千馀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伽蓝菩萨又成了佛教护法,被儒释道三教共同承认的护法神,在道教的香火也是十分旺盛。

我们见到的伽蓝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关帝脚穿用简单线条点缀的黑鞋,脚尖略向上点。手持青龙偃月刀这种特定形式的穿著于十二世纪定型。

百度百科-伽蓝 (宗教用语)

本文来自作者[圈圈]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439.html

(10)
圈圈的头像圈圈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圈圈的头像
    圈圈 2025年09月22日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圈圈”

  • 圈圈
    圈圈 2025年09月22日

    本文概览:伽蓝来自于梵语的“samghārāma(?)”,也音译作“僧伽蓝摩”“僧伽蓝”,宗教用语。“僧伽”(samgha)指僧团;“阿蓝摩”(ārāma)意为“园”,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

  • 圈圈
    用户092201 2025年09月22日

    文章不错《伽蓝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游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