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尼布尔曾说:
只是在这之间,改变自己又是属于哪一类呢?
心灵鸡汤里常告诫我们,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读来琅琅上口,实则害人不浅。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倒觉得提出一个问题,最终却不解决问题不异于耍流氓。
这也是毒鸡汤之所以称之为毒鸡汤的原因所在,给你一个开头一个结论,却忽略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才是最重要的,道理我都懂,只是如何能做到才是关键。
相比于“狗改不了吃屎”,我更喜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的,改变自己不是不可能,而是难。
一个人如果可以轻易的改变自己,那生活岂不是处处是人生赢家了,我懒惰,我改;我自卑,我改;我能力差,我改,反正哪里不好改哪里好了。你还真当自己是PS,负责美白、去污、遮瑕吗!
人都是经验主义的动物,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很多的行为无非就是习惯的体现,比如你平常就是用右手写字,现在让你用左手试试,是天生右手就适合写字吗,显然不是,只是你过去几十年的经验中,你一直都是用右手写字,你已经适应了,甚至可以说你的手指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突然让你改成用左手写字,你就会很茫然,因为你没有经验,你不知道从何下手。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已经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想法要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受和痛苦的。在习惯的模式中,我们才是最为舒适的,所以人们不愿改变,因为改变意味着未知,而未知总是带来恐慌。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是的,好的习惯能够让你不断进步,取得成功,同时坏的习惯也能将你困于原地,庸碌一生。
改变之所以难,归根结底是因为现在所有的行为模式对于你来讲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换言之,改变自己也就是改变自己的习惯。而这些习惯很多都是你经过很长时间所养成的,其中一些你已经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由此来看,想改变这些习惯的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市面上动不动就是七天习惯养成记,二十一天改变你所有的坏习惯等方法,说实话这些我是不太相信的。因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几天养成的“习惯”真的不能称之为习惯,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几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那么我不是花几天时间就能够轻易的把这个习惯替换掉了吗?
所谓的习惯就是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自然而然的,是很舒适的一个过程,不需要动用意志力去坚持的一个过程,而你在做一件事情时还是要动用意志力才能坚持下去,那就不能称之为习惯。
正如前文所述,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习惯,于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关键也就变成了如何改变自己的一个个习惯。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改变自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改变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抛弃一些不现实的想法,才不会想着如何一口吃成胖子,七天养成一个习惯。
在习惯的驱使下做事总是让人感到舒适,而改变习惯就意味着要学会跳出舒适区,而跳出多远便成为了其中的关键,这决定着你的改变是否能够成功。
我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效应,一个习惯的改变也要运用这个效应,一个习惯的改变方法应该是一个缓慢渐进式的过程,不断的在舒适区的边缘试探,让自己跳出舒适区一两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认为是安全的,万一觉得不安全我们也可以轻易的跳回舒适区。
当我们适应了新的舒适区之后,再试着往外跳一步,在这样不断的“跳出-适应-跳出-适应”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习惯慢慢的发生迁移,从一个习惯到另一个习惯的转变。
有一本书叫做《微习惯》,里面也是这个理论,一个很长很复杂的习惯养成需要很大的毅力,那就从大习惯里拆分出一个起步式的习惯。
比如一天看30页书很累,一天背50个单词很累,那就从1页数和5个单词开始。等你发现这些任务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的时候,再逐渐给自己加码。
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变成一个习惯的好处就是不用再动用意志力资源了,毕竟意志力是易耗品,这样就可以把腾出来的意志力用于其它地方了。
也正因为意志力是易耗品,所以我们在制定习惯养成的时候切不可贪多,因为一旦多了之后,我们就不容易坚持下来,容易放弃,而放弃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这非常可怕。
是的,每次专注于改变一个习惯就好了,不要一下子做太多的计划,我要早睡早起,我要锻炼身体,我要每天背50个单词,我要每天坚持日更文章……,然后坚持不了三天就放弃,然后自怨自艾,觉得自己的一生可能就这样了。
当然,也有人一次列了很多计划最终也实现了,?但那几乎不可能是你,甚至不会是你,为什么,因为请时刻记住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什么叫普通人?
不会登上亚洲福布斯,也不会沦落街边去乞讨;
不会中五百万**,也不会被闪电劈到;
不会中学连跳数级,也不会几年都毕不了业......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特别好,也不会特别差。正太分布的中间 80% 而已。普通人就有喜怒哀乐,普通人就有色贪嗔痴:赖在冬天的被窝里会不愿起床,看了一晚上书会觉得累,碰到了美女会想多瞧几眼……这没什么,人性。
同样,既然你是个普通人,却要求自己有邱少云的意志力,要求自己像钢铁侠一样昼夜不息地工作,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对此,《延续攻略》中的高贵妃倒是有清醒的认识。
《月亮与六便士》中有句话说的好: 我们努力奋斗,然后过着平凡的一生。
我们得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接受它,然后以普通人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就好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可能得不了九十分,一百分,但是努努力,得个七十分八十分还是可以期许的。
改变,从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是突变,那是变异。
人生从来不会有这样一个节点: 过了它之后,你会脱胎换骨;过了它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同样改变也不会在顷刻间发生,这一点古人早已有深刻的认识,所以才会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才会有量变引起质变的说法。
我们要身体力行,要小心翼翼,要细水长流……最开始,你会难受不安;逐渐的,你会偶有不适;到最后,你便从容驾驭、收放自如。
那时,你成了自己真正的主人。
为什么有些女人那么喜欢转发点赞快手抖音里的毒鸡汤,还一直沉迷?
?年龄不是问题,距离不是问题,只要爱你就够了?这句女性的毒鸡汤害的我后悔莫及,让我生活的特别的不好,我再也不相信这样的鸡汤了,真的是害人不浅啊。
当初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就选择出在打工了,由于年龄小,而且是第一次来到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感觉周围的一切都那么的陌生,那么的令人害怕,就在我感到迷茫的时候,一个比我大六岁的男人走进了我的世界,他特别的关心我,把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这让我特别的感动,刚开始我还是挺排斥他对我的好的,当我迷恋上女性毒鸡汤的时候,我发现书上说的也挺有道理的,就这样我们两个人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了。
在我二十一岁那年意外怀孕了,本来我是打算把孩子流掉的,可是他一个劲的祈求我,还发誓以后一定会对我好,就这样我没有听从父母的劝阻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远嫁,本以为自己一定会幸福的,就像鸡汤所说的那样?年龄不是问题,距离不是问题,只要爱你就够了?。
结婚后,真的是处处都要花钱啊,由于结婚老公家里还欠了一些外债,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好,结果因为结婚让生活条件变得雪上加霜了,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宠爱着我,没有受过委屈,可是结婚后,我却担负起了家庭里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家里的吃喝拉撒全部都由我一个人去做,有时候忙起来连洗脸的时间都没有。
很快我变成了一个黄脸婆,老公开始各种嫌弃我,对我也是爱答不理的,根本就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关爱了,看着眼前的一切,再想想老公的态度,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很委屈啊,真的很后悔当初没有擦亮眼睛来选择另一半。
其实很简单
同样的引申问题可以为为什么男生都喜欢玩游戏,或者为什么明知道犯法还要继续赌
根本答案就一个,因为他得到了满足
回到你这个问题,这些女人看到了这些,并沉沦于这些,因为本身对于自己是否定的,或者在现实中是有挫败感的,所以看到了这些,瞬间觉着自己是充满力量的,自己是被别人赞同的,甚至是追泵的,就会得到这种短暂的虚无满足感,也就会一直沉沦下去
想要改变其实很简单,就是改变自己,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强大起来,但是这要付出毅力,努力,远没有点点手机,看看视频这么简单
祝幸福!
本文来自作者[弓启腾]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151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弓启腾”
本文概览: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尼布尔曾说: 只是在这之间,改变自己又是属于哪一类呢? 心灵鸡汤里常告诫我们,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读来琅琅上口,实则害人不浅。 爱因斯坦说“...
文章不错《改变自己》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