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纳谏

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用人和纳谏

1、知人善任 :

唐太宗很重视选官和用人。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方势力,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由于唐太宗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这些猛将谋臣为唐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的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

2、虚心纳谏 :

他以隋亡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赶得上他。他把自己比作石中之玉,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匠。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先后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征。正是这些进谏,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唐朝的繁荣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贞观之治"?辅助唐太宗是哪几位贤臣?他们的特长是什么? 什么是

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得到的启示。

(1)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正确使用民力,发挥效力;

(2)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当今必须依法治国;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

(4)多听不同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实际情况。

要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要有开放的胸怀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房玄龄:多谋,深谙政治,通晓军事.

杜如晦:善断.

魏征:直谏敢言.

长孙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乃唐太宗心腹之臣.

李靖、李绩、侯君集:唐初三大名将,显然特长就是能征善战.

本文来自作者[似子轩]投稿,不代表游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ucheng.com/uuch/3649.html

(2)
似子轩的头像似子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似子轩的头像
    似子轩 2025年10月10日

    我是游游号的签约作者“似子轩”

  • 似子轩
    似子轩 2025年10月10日

    本文概览: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用人和纳谏1、知人善任 : 唐太宗很重视选官和用人。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方势力,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

  • 似子轩
    用户101005 2025年10月10日

    文章不错《贞观之治纳谏》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游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